繳費方式:
醫保個人賬戶:
職工個人繳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單位繳費的一部分計入個人賬戶。醫保個人賬戶,主要用于門診和買藥。
住院報銷:
符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的住院費用,可以按規定的比例報銷。各地區的具體報銷比例、報銷辦法有差異。
醫療保險轉移:
參考《關于印發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業務經辦規程的通知》轉移大致流程:轉出地區打印《基本醫療保障參保(合)憑證》,然后交給轉入地區即可。
退休后的醫療保險待遇:
職工退休之后,如果醫療保險累計繳費(含視同繳費)滿一定的年限,退休后就不用再繳費,終身享受醫療保險待遇。各地區執行的醫療保險最低繳費年限標準有差異,一般要求累計繳費滿20年、25年或30年不等。
二、靈活就業人員醫療保險
自由職業者、個體戶等各類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靈活就業人員醫療保險。這是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簡易靈活版”,繳費方式更為靈活。
主要政策依據:
關于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指導意見
繳費方式:
各地區靈活就業人員醫保繳費政策有差異,一般參照社會平均工資基數,按照職工醫療保險(單位+個人)合計費率繳費。有些地區允許參保人員自主選擇“個人賬戶”“門診大額醫療”“住院醫療”等項目組合,選擇不同的繳費檔次和保障層次。各地區繳費水平差異較大,一般繳費水平大致為每年2000多元~4000多元。
醫保待遇等待期:
為了防止發生“生了大病之后才去參保”的情況,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醫療保險后,一般不能立即享受住院報銷待遇,需要等到“待遇享受等待期”(例如6個月)之后,才能享受住院報銷待遇。
繳費中斷:
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中斷不超過3個月,且補繳中斷期間醫療保險費的,不受待遇享受等待期限制。
靈活就業人員住院報銷、醫療保險轉移、退休后的醫療保險待遇等政策,一般與企業職工醫療保險政策一致。
三、城鄉居民醫療保險
按照《國務院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城鄉居民醫保制度覆蓋范圍,包括原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所有應參保人員,即覆蓋除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應參保人員以外的其他所有城鄉居民(包括農村居民、城市居民、學生、兒童等)。
農民工和靈活就業人員依法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有困難的可按照當地規定參加城鄉居民醫保,但是應避免重復參保。
繳費方式:
按照國家醫療保障局《關于做好2021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2021年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為每人每年不低于580元,個人繳費標準每人每年320元。(有部分地區的籌資水平高于國家規定的最低標準)
不設個人賬戶:
城鄉居民醫保不設個人賬戶。原來已經實行個人(家庭)賬戶的地區,應于2020年底之前取消。
醫保待遇: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采取住院費用報銷、大病保險、門診費用統籌等機制,各地區待遇政策有差異,需查閱或咨詢當地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待遇政策。與職工醫保相比,居民醫保報銷標準一般要低一些。
總結 :三種醫療保險的主要區別?
1、企業職工醫療保險繳費水平較高,待遇水平也相對較高。